一年花380元参加居民医保到底值不值?没病是否亏了 ?官方解答

一年花380元参加居民医保到底值不值?没病是否亏了 ?官方解答

归纳 :汤晓雪出处:央视资讯客户端 查看次数 :发布时间:2024-03-25 09:37:30【字体 :小 大】

  近期 ,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完成城乡居民医保费用集中征缴工作 ,参保群众已经享受到了医疗保养服务 。全国基本医保参保现状如何?居民医保缴费标准是否合理?未生病的居民参加基本医保是否“吃亏了”?政府医保局有关司主管人就社会关心的难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问 :有人称,我国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近年来连续下降。xm外汇平台怎样还有人称  ,部分地区农村出现医保“退保潮”。请问有关说法是否属实?

一年花380元参加居民医保到底值不值?没病是否亏了?官方解答

  答 :这种说法不精确 。我国基本医保参保涵盖面平稳在95%以上  ,参保质量连续提高 。

  从宏观上看,居民医保参保人数保持平稳。有关数据近年来有轻微波动 ,主要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参保数据治理 。自2022年起,医保部门以全国统一医保数据平台上线为契机 ,连续两年清理居民医保跨省和省内重复参保数据共5600万。这是居民医保参保数据出现波动的最主要原因。二是参保架构优化。由于大学子结业就业等新增就业因素 ,部分原来参加居民医保的群众转为参加职工医保 ,2020年-2023年 ,每年都有500-800万参保人由参加居民医保转为参加职工医保 ,造成了居民医保人数和职工医保人数此消彼长 。

  从微观上看 ,政府医保局近期派出专人,xm外汇平台官网登录赴内蒙古 、黑龙江 、河南、EX外汇平台湖北、湖南、四川、甘肃等8个省份中工作根本相对较弱的8个村开展参保工作蹲点调研 。调研呈现 ,这8个村中 ,有5个村2023年参加居民医保人数比2022年提升 ,有3个村参保人数略有下降,8个村整体参保人数比2022年净上升151人 。以网传“多人退保”的湖北省麻都市某村为例,实地调研发现  ,2023年该村97.4%的居民均参加医保  ,实际新增参保30人,因特殊原因未参保的仅是个例 。许多村民表示,幸好有了医保,切实处理了他们看病就医的后顾之忧 。

  但也要看到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连续推动  ,特别是随着我国人口总量的下降,将来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可能也会平稳中略有下降 ,甚至总参保人数也有可能缩小 。

  问 :2023年我国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为380元  。有人认为费用标准偏高,涨速偏快 。该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答 :有舆论认为,与2003年“新农合”设立时10元/人的缴费标准相比,目前380元/人的居民医保费用缴费标准上升太快 。但是 ,我们不应单纯看缴费标准的增幅  ,而应该看这上升的370元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什么  。事实上,医保筹资标准走高的背后,XM外汇官网是医保服务水平更大幅度的提高。

  一是对群众的保养规模显著拓展 。2003年“新农合”设立初期 ,能报销的药品只有300余种 ,治疗癌症、罕见病等的用药几乎不能报销 ,罹患大病的患者治疗手段非常有限。目前 ,我国医保药品目录内涵盖药品已达3088种,涵盖了公立医疗机构用药金额90%以上的品种 ,其中涵盖74种肿瘤靶向药、80余种罕见病用药 。特别是许多新药好药在国内上市后不久就可以按条例纳入医保目录。以治疗白血病的药品“伊马替尼”为例,该药品刚在国内上市时患者服药的年自付费用近30万元,许多患者和家庭不得不“望药兴叹” ,在沉重的财政负担和脆弱的生命之间艰难取舍;2018年政府医保局组建以来 ,该药品集采并经医保报销后,患者每年服药的自付费用降低至6000元左右,不断完善的医保制度让无数患者和家庭重燃生命希望。

  二是各类当代医学检查诊疗技术更加可及。20年来 ,在医保法规的有力拥护下,医疗服务水平实现跨越式推动,重大疾病诊疗水平比肩国际先进水平,一些领域领先世界。患者享受到的医学检查、诊疗手段朝着数字化、智慧化、精准化方向大幅迈进 ,彩超 、CT 、核磁共振等高新终端迅速普及  ,无痛手术、微创手术等过去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诊疗技术日益普及并纳入医保报销规模,广大参保患者享受了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三是群众的就医报销比例显著提高。2003年,“新农合”制度设立之初 ,法规规模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普遍在30%-40%左右 ,群众自付比例较高,就医负担重 。目前,我国居民医保的法规规模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维持在70%左右 ,群众的就医负担明显减轻  ,而这必然带来医保筹资标准的提高 。并且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群众医疗需求的提高 、医疗支出水平的提高,也需要强化医保基金筹集,以为群众供给平稳可连续的保养 。

  四是对群众的服务水平水平跨越式提高。2003年 ,“新农合”的参合群众在本县(区)医疗机构就诊才能方便报销 ,去异地就医报销比例降低较多,且不能直接结算 。目前 ,居民医保参保群众不仅可以在本县(区) 、本市(州)、本省份享受就医报销 ,还可以在全国近10万家定点医疗机构享受跨省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服务,为广大在异地生活、旅游 、工作的群众看病就医供给了坚实保养 。此外,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养机制从无到有,让群众不再为买药钱操心 ,帮助约1.8亿城乡居民“两病”患者减轻用药负担799亿元;“三重保养制度”仅2023年一年就惠及农村低薪资人口就医超1.8亿人次,帮助减轻医疗费用负担超1800亿元。

  20年间,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标准虽然提升了370元,但医疗保养水平和服务的提高为群众带来的收入却远不是这370元可计量的。事实上,为了支撑医保服务水平和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政府在对居民个人每年参保缴费标准进行变更的并且,财政对居民参保的补助进行了更大幅度的走高 。2003年-2023年,政府财政对居民参保的补助从不低于10元上升到不低于640元。如果一名居民在2003年-2023年连续参保 ,其医保总保费至少为8660元;其中财政共补助至少为6020元,占保费总额的约70%;居民个人缴费共计2640元 ,只占保费总额的约30% 。

  在不断完善的医保制度的有力拥护下 ,全国居民就医需求快速释放 ,卫生水平显著提高 。据汇总 ,2003至2022年 ,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数从20.96亿人次上升至84.2亿人次;全国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从2005年的72.95岁上升到2020年的77.93岁。与此并且 ,个人卫生支出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却从2003年的55.8%大幅下降至2022年的27.0%  。近14亿医保参保人享受更高水平的医疗条件 、更大规模的医疗保养、更高比例的医保报销、更为便利的医保服务的背后 ,是中国医保制度为人民生命卫生的保驾护航 。

  问  :城乡居民享受的医保报销 ,都是来自居民个人缴费吗?

  答 :城乡居民医保的保费为定额按年缴纳,2023年的筹资标准为1020元/人 ,其中财政补助不低于640元/人 ,这是筹资的大头;个人缴费标准380元,只是筹资的小头 ,并且对于低保户等困难人员,财政还会给予全额或部分补助 。

  居民缴纳的医保费 ,与财政补助共同组成了我国广大城乡居民共同的基本医保基金池,带来的是对广大群众基本医保保养水平的连续提高 。在此,再补充说明2023年的几个数据:一是全年全国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总额为3497亿元 ,二是财政全年为居民缴费补助6977.59亿元,三是居民医保基金全年支出10423亿元。居民医保基金全年支出总额 ,是居民个人缴费总金额的2.98倍 。

  问:如何看待“缴纳医保后没生病 ,吃亏了”等言论?

  答 :疾病的发生往往具有不确定性 。在当代社会,面对突然到来的重大疾病,个人和家庭很难能独自承受高昂的救治费用 。保险的实质,就是汇聚各方力量后 ,帮助那些不幸患重病的个人和家庭抵御大额医疗支出的风险。因此,参加医保就是“患病时有保养 ,无病时利他人”,应该是每个群众面对疾病风险不确定性时的理性选择。

  2022年 ,全国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总诊疗84.2亿人次,平均每个人一年到医疗卫生机构就诊6次 。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2.47亿人次 ,年住院率为17.5%;也就是说 ,平均每6个人中就有1个人一年住一次医疗机构。居民生病、生大病的概率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低。之前脱贫攻坚期间,40%的贫困是因病致贫 、因病返贫,也说明疾病对家庭财政状况的作用极大 。

  数据呈现,2022年我国居民医保参保人的次均住院费用为8129元 ,以报销比例70%计算 ,住一次院医保平均报销5690元;假如居民将2003年至2023年连续参保个人缴纳的保费进行储蓄,按年利率5%计算复利,到2023年本金和利息共3343.1元 。也就是说,居民住一次院后医保报销的金额,就远超将连续20年个人总保费进行储蓄的收入。

  所以说 ,“缴纳医保后没生病  ,吃亏了”这种说法不对,而且从算账上来说也是不划算的 。

  问:有网民称 ,“年轻人身体好可以不参保  ,只给老年人 、儿童参保就行了” 。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答:这种观点在部分人群中有一定代表性。但如果综合思考各方面因素,会发现这其实是“算小账、吃大亏”。

  一是我国的疾病谱目前发生变动。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推动 ,越来越多的疾病实现了早发现 、早诊断,尤其是随着当代生活节奏的加快  、工作压力的加大以及生活习惯等原因 ,高血压、糖尿病 、心脏病、恶性肿瘤等出现低龄化动向 ,青壮年面临的卫生风险不容小觑 。

  二是青壮年对疾病风险的承受力更加脆弱 。青壮年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的“顶梁柱”  ,一旦罹患重大疾病 ,如果没有医保 ,不仅意味着家庭将承担巨额的治疗费用 ,还意味着家庭将失去关键财政出处 。这双重的打击 ,不仅在财政上将给家庭带来灾难性的作用,还会进一步作用子女的教育和成长。因此,家庭的“顶梁柱”更加需要医疗保养给予核心的保驾护航 。

  综上所述,青壮年应该参保  。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给父母、儿童和家庭供给保养。

  下一步 ,政府医保局将继续发挥我国基本医保制度的确定性来应对疾病风险的不确定性,尽力而为 、量力而行,着力减轻群众看病就医的费用负担,为广大群众供给更加优质的医保服务 。

  (总台央视记者 张萍 郑怡哲)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需的地方已做标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