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陈述水平下降 这些年轻人为何“词穷”

文字陈述水平下降 这些年轻人为何“词穷”

归纳 :汤晓雪出处:中国青年报 查看次数 :发布时间:2024-02-27 08:51:44【字体:小 大】

  沟通交流是人际交流的关键方法。语言和文字陈述的背后是思维和认知。随着网络媒介的推动 ,依靠流行语、表情包就能“直抒胸臆” ,但这种浅白直接的XM外汇平台MT4下载输出方法,让一些复杂深邃的陈述逐渐被遗忘 。在离开网络生态、需要进行规范化陈述时 ,一些年轻人只剩下了干瘪的文字和磕绊的语言。近日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呈现,超半数受访青年感觉近几年自己的语言文字陈述水平下降,47.1%的受访青年感觉自己词汇量匮乏、陈述单一 。为什么在青年群体中出现了“词穷”的状况?如何丰富自己的语言,让“梗阻”的陈述顺畅起来?记者采访了多位年轻人和有关领域学者  ,共同探讨这一难题。

  ——————————

文字陈述水平下降 这些年轻人为何“词穷”

  “你来给大家说几句吧 。”春节期间的一次家庭聚会上,00后李思超成为家人留意的焦点。他的家庭人数对比多 ,每到过年会聚到一起 ,图个热闹的氛围。在被点名发言时,李思超感觉脑子有点“短路” ,虽然有很多话想说  ,xm外汇平台杠杆比例但吭哧了半天 ,也没说出完整的句子 。IC外汇平台

  李思超的现状不是个例。今年春节期间 ,社交平台上诸如“有哪些陈述祝福的词汇”“拜年时怎么说显得有新意”的帖子引发很多留意 。走亲访友不知该说什么 、拜年数据要复制粘贴……不少年轻人觉得自己“词穷”了。

  “一些年轻人语言文字陈述水平下降,反映出网络时代‘文字失语’的现实难题 。”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郑焕钊认为,网络技术让生活更便捷的并且,也对人们的思维方法 、价值观念及陈述方法等产生深层作用,年轻人的“词穷”难题应当引起重视  。

  近日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发布的一项有1333名青年参与的调查呈现,53.3%的受访青年感觉近几年自己的语言文字陈述水平下降。过半受访青年认为阅读量少和依赖网络语言及表情包是“词穷”的主要原因。

  近半数受访青年感觉自己词汇量匮乏、陈述单一

  李思超在南京某高校读研究生,在校期间时常要作汇报 。每次汇报 ,让他对比头疼的是教师提问环节 ,“有时话就在嘴边,但不知道怎么说,磕磕绊绊的,显得底气不足”。

  北京95后张然对自己工作后的第一次汇报印象深刻 。虽然认真作了准备 ,但发言时她一度“大脑空白” ,有想法却难以完整地陈述出来 ,“脑子里有许多零碎的词汇 ,但连不成完整的福汇外汇平台句子 ,‘卡壳’了好几次”。这让张然意识到,写和说完全是两回事 ,想要流利陈述并不容易 。

  “我遇到过提笔忘字的现状 ,原本会写的字突然想不起怎么写了,只能求助网络。”在杭州工作的90后刘源觉得,自己不仅语言陈述水平下降  ,书写水平也在下降。工作上 ,偶尔要提交文稿  ,会让他感到对比吃力 ,经常需要花很多工夫才能完成。

  调查呈现,53.3%的受访青年感觉近几年自己的语言文字陈述水平下降了 。47.1%的受访青年感觉自己词汇量匮乏 、陈述单一 ,43.2%的受访青年表示用笔写字变少 ,41.5%的受访青年遇到过词不达意,难以精确陈述想法的现状 。

  合肥00后王雨菲感觉,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一种关键的线上社交用语 。“平时和朋友聊天,大家都喜欢用表情包和网络流行语,如果谁发了一大段文字 ,反而会显得很奇怪 。”她觉得,碎片化的陈述方法能够活跃气氛 ,网络用语在一定程度上像某种“暗号” ,接得住“梗”代表“我懂你”,能快速拉近彼此的距离 。“但如果线下这样说话 ,难免会让人觉得尴尬 。”

  调查呈现 ,37.9%的受访青年有过提笔忘字的现状,35.0%的受访青年觉得写作困难 。其他还有 :陈述逻辑对比紊乱(34.9%),经常利用网络用语(31.1%),过于依赖表情包(22.8%),越来越懒于陈述(14.1%)等 。

  “从根源上说,语言贫乏是由精神贫乏引发的”

  “如今移动设备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大家越来越习惯在网上交流,而且基本是打字 、发表情,打电话都很少了 ,说话交流的机会在下降。”刘源觉得,网络变更了原来的说话写字方法 ,输入法也简化了文字的输出方法 ,比如一句诗,过去需要完整背出来,但现在只要打出前面几个字的首字母,就会出现整个句子。“网络技术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并且 ,也让人懒得记忆和思考了  。”

  王雨菲平时与朋友交流基本在线上 ,“群里经常会出现各种表情包,甚至靠表情包就能了解别人的意思” 。但王雨菲感到 ,过度依赖线上交流,会让线下交流变得困难 ,自己在线下的场合就不太爱说话,担心说错话没法“撤回” 。

  对于“词穷”状况产生的原因 ,调查呈现,阅读量少 、陈述水平弱化排在首位,获选率为54.0%,之后是过度依赖网络语言和表情包,缺乏创造力(53.0%),碎片化查看数据,难以形成平台思维(52.1%) ,获选率均超过了半数。

  张然发现  ,工作后自己的社交圈越来越小 ,和朋友线下见面的次数也变少了 ,“大家平时都对比忙,很难约到时间” 。

  提到“词穷”难题 ,张然觉得自己不是不会陈述,而是越来越不想陈述了 ,“现在能够深入交流的人越来越少,渐渐地自己的复制欲就下降了 ,遇到事情最多和朋友在微信上聊几句,不太会探讨对比有深度的议题”。

  “词穷”产生的原因还有 :线下面对面沟通交流变少(47.6%),“短平快”的陈述方法盛行(34.4%),快节奏生活让人难以沉下心思考(33.1%),与人交流的欲望下降,不想陈述(17.6%)。

  郑焕钊认为 ,一些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独和“社恐”,这让他们更倾向选择虚拟社交。在线上,网络“梗”及其他网络语言符号成为年轻人共同的社交语言,这是他们获得文化资料认同和表情达意的方法之一 。但这种方法对规范性 、逻辑性和书面化的陈述方法造成了冲击 ,进一步作用了语言陈述背后的思维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了年轻人精神世界的深度与广度 。“从根源上说,语言贫乏是由精神贫乏引发的 。”

  “语言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它不仅是一个民族文化基因的关键组成部分 ,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凝聚力的根本  。”郑焕钊认为,“欲说却词穷”的文字失语难题会对旧有文化产生冲击,引发个体思维方法的简单化和粗糙化,也会对集体性的民族文化产生负面作用,而且网络语言符号圈层化带来的代际文化区隔 ,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集体性文化的凝聚力。

  如何找回“陈述水平”

  在那次不太顺畅的工作汇报后 ,张然开展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陈述水平。每次汇报前 ,她会先练习几遍 ,直到能完全顺下来 。“平时会读一些与工作有关的书籍,积累专业知识 ,这样陈述时会更专业 ,更有底气 。”

  李思超觉得 ,书面语言和口语陈述有很大不同,在强化阅读的并且也要多交流  ,让别人听得懂是一项关键水平。

  “在网络时代 ,保持独立思考很关键。”刘源认为,现在很多数据看完就忘 ,主要是因为没有深入探究和思考 ,而这往往是消化吸收数据的关键一步 。在日常生活中 ,刘源对比留意社会民生类资讯  ,遇到焦点事情会主动搜集数据 ,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增强思辨力,理性陈述。

  “多参加线下社交对提高陈述水平有一定帮助 。”王雨菲觉得 ,面对面交流时,一方面要倾听对方的话语 ,感受对方的情绪 ,另一方面 ,还要调动自己的经历和知识 ,机构好语言 ,回复对方,这样的交流和交流是线上打字、发表情包所不具备的 。

  调查呈现 ,应对“词穷”,58.4%的受访青年认为要强化阅读,提高个人的文化水平,57.5%的受访青年提议注重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水平训练,55.7%的受访青年认为要打破碎片化  、快餐化获取数据的习惯 。其他还有 :多参与线下面对面交流 ,锻炼陈述技巧(46.9%),注重国民陈述教育 ,提高陈述水平(39.5%) ,辩证看待和利用网络流行语(20.3%) 。

  “帮助年轻人走出‘词穷’困境 ,需要从改良网络语言生态开展。”郑焕钊认为 ,一方面要强化网络素材的精品化建设 ,尤其是语言文字的精确性、丰富性和美感 ,打造素材优质的网络人文新经典;另一方面,要引导各类网络资讯规范语言文字陈述 ,承担文化引导和审美引导的责任 ,比如打造高品质的语文学习社交软件 、综艺等。另外,院校及家庭要提高对青少年人文经典诵读的重视程度 ,强化对年轻一代语言陈述和思维的训练  。

  “处理年轻一代的‘词穷’难题,还要变更其网络生活习惯 。”郑焕钊提议 ,有关部门要帮助年轻人下降对虚拟生态的依赖,鼓励年轻人多参与线下活动 ,获得更多具体的生活体验 。

  此次调查的受访者中 ,00后占14.1%,95后占21.0% ,90后占40.7% ,85后占14.9%,80后占9.3% 。学历为初中及以下的占1.3%,高中/中职的占8.8% ,大专/高职的占25.7%,本科占61.7% ,硕博研究生占2.5%。

  记者  王志伟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需的地方已做标记 *